9月14日,“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研讨会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数十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襄盛举,合著“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的崭新篇章。
此次研讨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为主题,围绕“国际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化传播与修辞传播及相关议题”“中西语言与文化的百年交流与传播”“中西文化艺术比较研究”“科技与艺术语言创新研究”等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执行主任罗晓静主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两个分论坛和两个研究生论坛于9月14日下午举行,15日举办研讨会的第二场和第三场大会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向出席研讨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举办这一研讨会,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对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发展、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与国际传播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余秀才强调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一直都是学院重要的办学传统,学院于2018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对外汉语、对比语言学;2021年获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生培养上将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特色。他指出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仍然有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需要众多学者的关注与参与。
英国利兹大学杨岚教授全面回顾了国际汉语教学系列会议的发展历程。当前,国际汉语的教与学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同时汉语教学面临一系列的新挑战,因此,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者加强交流、切磋学术至关重要。他认为此次研讨会既是此前系列会议方向的继续与延展,更是在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领域高度、深度层面上的推进和开拓。他倡议让走在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学专家同艺术创作者、文化学者联手协作,共同促进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持续发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一场大会报告。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艺术传播的多元化和世界性,彰显了学者们兼容并包的态度。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程邦雄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王仁忠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英国开放大学陈莉莉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阎伟教授分别以《语言传播与文化艺术传播的互促和交融》《国际中文教育背景下的汉字研究与教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视角:来自加拿大的观察与反思》《绝对量化和相对量化——探析“常常”和“往往”语义之异同》《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国际中文教学里的文化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形象的弱传播探索——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学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做学术报告。既呈现了系统性梳理中华文化艺术传播的综述之作,也展现了学者们通过多学科、多区域进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新视角。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